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一季度发布会昨天(3月28日)举行,现场集中发布示范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探索形成的“跨域统一生态环境准入制度”“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统一量化评估机制”“跨界饮用水水源地共同决策、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”“重点跨界水体联防联控、协同治理及生态共建机制”这4项制度和实践成果,以制度创新破解生态系统分域治理难题、推动跨区域共保联治。
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,示范区始终将生态绿色作为独特基因和最靓底色,不断探索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机制和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。此次发布的4项制度创新成果,是示范区建设四年多来针对跨区域共保联治普遍性问题、重难点问题所进行的有效探索和经验总结,已经具备较好的实施成效,可为全国其他重点地区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、提升绿色创新能级提供可借鉴的范本。
在跨域统一生态环境准入制度方面,两省一市生态环境厅(局)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制定实施了《示范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》,包括鼓励事项、引导事项、禁止事项三个部分共30条,作为示范区各地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政策制定、规划编制、区域开发、项目建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。其中,吴江区对照《清单》指导4个印染产业园规划及规划环评落地落实,分别设置氮磷削减方案,有效激活绿色发展动能。
生态环境部太湖东海局、水利部太湖局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制定《示范区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》,对2011—2020年示范区“一河三湖”生态环境状况统一开展全域式、摸底式、回顾式调查评估,为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撑。在湿地保护和河湖水生态修复方面,目前已累计建成“水下森林”218.11万平方米,生态湿地1.94万平方米,生态缓冲带10.1公里。
在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,沪浙两地于2022年同步完成水源保护区协同划定工作,并会同上游形成共同决策、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,主要包括完善水源地保护协作机制、加强跨界水源地联保共治、推进监控预警能力建设、健全信息共享机制、深化应急联动机制、推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、共同打击环境违法七个方面。其中,推动青浦区、昆山市、吴江区、嘉善县签订《青昆吴嘉水域保洁一体化协作框架协议》,聘任各级联合河长18名,强化日常管理。
示范区“一河三湖”等重点跨界水体上下游、左右岸的功能定位、管控要求、治理标准各不相同,跨域生态建设项目在规划定位、管理级别、建设重点和时序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。为此,两省一市、三级八方共同制定《示范区淀山湖、元荡、太浦河(含汾湖)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及生态建设实施方案》。
《方案》实施以来,47个重点跨界水体实现了联合河湖长制的全覆盖,联合巡河、联合管护、联合监测、联合执法、联合治理的“五个联合”制度不断深化。太浦河共保联治示范段完成22公里生态绿廊建设;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贯通工程(江苏段)已完成,淀山湖(昆山片区)11条河道完成清淤整治;青浦、吴江两地持续同步推进元荡岸线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,共修复岸线全长23.9公里,元荡成为首个地跨沪苏两省的示范幸福河湖。
数据显示,2023年,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2019年的75%上升到96.2%,AQI优良率从78.4%上升到84.1%,“一河三湖”(太浦河、淀山湖、元荡、汾湖)重点跨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前达到或优于2025年目标。数据的背后,是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在发挥作用。(苏报融媒记者 王英 周悦磊)
责编:吴昊热门影视
旅游攻略
视频新闻
热门影视
视频新闻
2020年6月2日,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会议中表示,今年生态环境部将克服不利影响,确保到2020年年底实现污染防···
苏州新闻一、已废止的规章 1.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(1987年7月16日,(87)环放字第239号) 2.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···
女性时尚2020年5月19日,中国政府网公开2019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。 其中: 新增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目···
女性时尚五四青年节这一天,哔哩哔哩发布的《奔涌吧,后浪》宣传片,被热烈讨论,一下子就火了起来。是啊,新生力量的朝气蓬勃,本身就带···
女性时尚两会前夕,又一则重磅消息刷屏! 5月17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···
女性时尚Copyright © 2022 姑苏城 姑苏CITY 嗨姑苏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整理,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。 XML地图 网站源码 ◇◇ ◆ ◆